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成立
在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0上,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宣布,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去年批复,卫生部直属的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成立。
大会主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教授谈到,未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有的阜外医院,主要为了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不断创新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技术,制定各种诊疗规范,同时为国家培养良好的心血管医生。另外一部分是新成立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预防研究中心,将重点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
我国心血管疾病呈持续快速上升态势
胡盛寿教授表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而与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和吸烟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危险因素,以及随之而来的心血管疾病已呈持续快速上升态势。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风险和高医疗费用的第一大慢性疾病。当今时代,欧美发达国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而中国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纠正日益增加的危险因素,今后愈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流行,将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必将影响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胡盛寿教授指出,在中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严峻,但整体心血管疾病防治力量还显得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成立将在心血管病的防治中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主要使命是针对中国逐年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进行重点防治,表明了国家对于心血管疾病流行问题的重视,显示出了政府的决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借助医改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实施,把我国对抗心血管病的防治重心从临床疾病手术、药物治疗,逐渐转向预防为主的生活方式的干预。但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并不是由这一个国家中心包办心血管病的防治,全国也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中心,而是秉承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的优良传统和原则,整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源,群策群力,阻遏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上升与疾病的流行。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重视预防
据了解,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制订全国心血管病防治规划,开展有关心血管病防治的政策研究,编制心血管病防治指南、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二是建立国家重要心血管病及其环境和行为危险因素的人群监测和随访信息系统,进行年度情况分析,发布我国心血管病防治报告,预测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疾病负担、危险因素流行和发展趋势;三是构建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网络,示范、推广适宜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措施,探索适宜的心血管病防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四是开展心血管病基础、临床、预防及管理的培训活动,推动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